close
第三份工作來採花
 
在第二份蘿蔔工廠工作結束後的旅行休息期間,除了旅途中觀賞風景,也不忘同時利用簡訊和網路找下一份工作。最後終於依照背包客棧的訊息上找到位於紐西蘭北島Tauranga這個盛產奇異果的城市附近一家果園,於是便買好車票向Tauranga出發去採奇異果花,只是這份季節工的工期很短,只有半個月,到十一月底,但因為我下個目標是十二月的櫻桃工,這正好可以填補這段空檔。
 
在Tauranga那兒我遇見了五個台灣工作同事,於是在先前的4個多月英語環境後,一下又把我拉回了中文世界,大家其實都很好相處,愛拼又會玩。
 
我們在那住在一個當地華人家中,家裡養了兩隻貓,還有網路,感覺就好像又回到了台灣一樣。
 
我的室友是位泰國華僑,40多歲還是單身,會說不太標準的中文,曾經到過20幾個國家工作,其中包括台灣桃園,還提到同事在台灣工廠工作,結果手被機器輾斷的慘事。有次他帶我去用魚肉釣魚,好幾年沒釣魚的我差點釣到一條大魚,結果就因為魚太重,魚線就這麼斷掉,只能望魚興嘆。
 
沒上班的時候,我們一行人就開車去Tauranga吃港邊美味又新鮮的Fish & chips魚薯;到海邊去挖Tuatua大家慣稱pipi)回家煮湯吃,雖然沒人管制,但還是有告示牌子寫著每人每天限採150個。有時候,一起工作的中國人也會到這來把螃蟹籠丟到海裡抓螃蟹。可惜後來看新聞,那片海域已經被污染,不能再補食了。
 
另外,冰淇淋也是這裡每晚必備點心,因為在號稱最便宜的Pak n' Save量販店買了平常7塊多紐幣一盒,特價不到4塊錢(約100台幣)就有2公升裝好吃Cadbury冰淇淋,結果大家搶購一堆來囤貨。
 
全世界第一個日出
 
有一次,因為隔天沒上班,我們一行人就人來瘋地晚上10點開車殺到紐西蘭東角去,等到那邊已經是半夜3點多,先在車上跟帳篷睡一會兒後,五點多就爬起來準備看日出。
 
在紐西蘭最東邊這裡有座以國際換日線為界,全世界最東邊的燈塔,我們到這兒踩點,欣賞了當天全世界最早的美麗日出,回程經過一棵全紐西蘭最大的聖誕樹(Te-Waha-O-Rerekohu),已經有350多歲高齡,大約有22根樹幹結合,樹枝長約40多公尺。這種樹(pohutukawa)在紐西蘭其實很普遍,甚至還被譽為國樹,之所以稱聖誕樹的原因是因為它總是在聖誕節前後開花,跟台灣的聖誕紅類似,也是在聖誕節前後葉子變紅。
 
途中我們還經過奇異果故鄉的招牌-大奇異果,連忙拍一張以茲紀念。
 
然後到了Waihi這個產礦小鎮,過去的繁華已不復見,只留下一個有足球場那麼大的礦坑供人憑弔。
 
接著又風塵僕僕地前往下個景點:Cathedral Cove,電影『納尼亞傳奇:賈思潘王子』其中有一幕就是在這裡實地取景,因而聲名大譟,主角們在通過石洞後就可以穿越時空,而我們在這則是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 
之後選了休假日,我們又去了兩個附近主要行程:一個是哈比屯,魔戒迷必到之處;一個是Wairere瀑布。到哈比屯必須要參加行程,58元紐幣,約合1000多台幣,要價不斐,根據去過的人經驗幾乎都覺得不值得,所以同行只有一人參加。因為所謂的哈比屯其實只是用畫房子外型的木板在淺洞上覆蓋住,這樣遠遠外表看起來就像是哈比人的房子,加上現在大部分的布景都拆掉了,只留下空空如也的小洞和羊大便。我想,對哈比屯的印象還是留在電影裡就好。
 
到了另個景點後,從停車場爬到瀑布最頂端單程就要90分鐘,加上天候不佳,下雨時泥濘的地面很難走,一不小心就滑了好幾次,我們一行人淋的跟落湯雞一樣,全身又濕又冷,很是狼狽。下山後肚子餓了,我們就到Hamilton,找Lonely Planet作者推薦那道「永遠受人歡迎的辣蒜味義大利麵(spaghetti aglio e olio)」,好吃!店裡的時尚義大利老闆娘也不吝跟我們合照,店裡的歐式裝潢,讓人有如到了歐洲一般。
 
 
假日滿滿行程
 
幾天後,活力充沛的我們還不滿足,趁著沒上班的空檔,同事又帶著我們殺到Cromendal半島去,整條路狹小蜿蜒沿著海岸而建,這時有個好司機就很重要。公路旁就是沙灘,很多家庭趁著天氣好全家出遊,途中還在一個公園看到古董車大聚會,在紐西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古董車,從最初發明的汽車款式到世界大戰時的吉普車通通有,甚至百年以上歷史,而且都保養的很好,不時可以在馬路上看見。
 
我們依著Lonely Planet手冊上的說明,在Thames這個小鎮找到模仿唯妙唯肖的小火車,它們不只是模型,還可以載人,有台蒸氣小火車還真的是用添加的煤礦來發動,走在迷你鐵道上很有趣味。午餐吃了LP作者推薦的好吃煙燻鮭魚。
 
下午我們則到了一處沙灘,這沙灘有什麼特別的呢?其實這裡底部有岩漿流過,上方的沙灘跟海水也因此被加熱,所以滿滿都是慕名而來在泡熱泉享受的人,看起來就像是個「熱池肉林」,我們也挑了個別人挖好的池子來體驗。最熱的地方,甚至還一直在冒煙,踩上去的話,不到三秒鐘就會燙到跳起來。
 
回程經過Paeroa這個小鎮,也就是聞名世界的L&P飲料發源地,喝起來味道像是嘴裡有跳跳糖,或沙士糖的感覺。晚上我們還挑了附近的Mt. Maunganui去拍夜景,它是座像在突出小島的小山,登頂只需幾十分鐘,就可以俯瞰整個Tauranga半島,那萬家燈火與半島的獨特造型形成迷人的景緻。
 
採花大盜
 
基本上採花在紐西蘭奇異果園算是相對輕鬆的工作,只是剛開始不習慣的時候,因為花長在支架上,舉手抬頭整天,肩膀跟脖子會非常痠,很痛苦!但是大概過了三天後,習慣成自然,不痛了,人體真奇妙。
 
如果身高不夠的話,有女生還穿特製的鐵鞋來增加高度,一穿可以讓你瞬間增高10公分!花盛開時,天氣好的話,會有超多蜜蜂穿梭其中採蜜,差點還以為這裡是蜂園。牠們還比我們晚開工,我們每天凌晨5、6點就上工,蜜蜂則是到早上8、9點才出現,有時還會意外發現鳥巢,裡面有鳥蛋或張著黃口嗷嗷待哺的小鳥。
 
套句同事常掛在嘴上的「有花堪折直須折,莫待無花空折枝。」用這句話來形容這工作再貼切不過了!每天要採的花跟花苞都不太一樣,園主跟工頭都會在開工前講解,接下來就是靠「抓奶龍爪手」的功力,我們那時都笑說樹上這些都是錢啊!名副其實的搖錢樹。
 
只是邊摘要小心採下來不能有花梗,因為老闆也不是笨蛋,這是算重量計件制,不可能允許有重量但沒用的花梗充斥。另外還有很多中國人、印度人跟毛利人,專耍小聰明,會跑來偷摘原本屬於你的這行,打游擊戰,而且專撿較低又好採、大顆較重的花苞,這樣偷吃步一天下來最後都能採到幾十公斤的花。只要不能賺錢,像是重量較輕已經開的大花一律不採,不管園主或工頭如何交代。等於是他們把你原本能採的好花都搶走了。
 
原本很氣憤的我,有一次看到隔壁排的大嬸,因為高度不夠,特地搬小板凳來墊腳,這麼做很麻煩,因為時時得跟著腳步彎下腰來移動板凳,看她年紀似乎比我媽還大,但還要遠渡重洋,離開家鄉來賺這些辛苦錢,家裡不知有多少口要養,還有旁邊的大叔也是,霎時不禁同情起來
 
奇異果花開的很快,常常是早上採過這排,下午再回來時花苞又開花了,不過我們採的速度更快,短短兩個多禮拜時間,整片體育館大的果園就已經採到沒花,花期最終在12月1號結束。我採的時候,在公樹園是每公斤4紐幣計價,一般人聽到花要算採多少公斤都會很驚訝,但這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,就像「一公斤的棉花跟一公斤的鐵,哪個比較重?」一樣,花還是可以採到好幾公斤,像我平均一天戰績是23公斤左右,如果以一朵花5公克來計算,大概採了4600朵花,這還不夠看,像有強手甚至可以採到40、50公斤一天!相形之下真是小巫見大巫。
 
 
最後一天,吃完老闆請客的員工烤肉大餐後,園主帶我們到採下來以後花的處理地點-花粉廠參觀,邊走邊解說,就好像企業參訪一般。
 
首先流程會先把整袋的花倒到輸送帶上,這時採下來花的優劣品質一目瞭然,有多少梗也能看的一清二楚,接著進入大滾輪,利用離心力把花粉搖出,而且連續3關,目的就是要搖個徹底。
 
然後把分離出來的花粉平鋪在木板上,放進木箱裡烘乾24小時;接著利用強力吸管把花粉吸進大試管,以精密儀器做更仔細的篩選過濾。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無奇的花粉,每罐約1公升的容量可是價值台幣2、3萬,平時就是儲存在冰箱裡的(花)精子銀行。原來我們所採下來的花,目的就是要萃取其中的花粉,再利用蜜蜂或人工方式做授精用,把公樹花的花粉傳到母樹花上以後,生出來的就是奇異果寶寶啦,不知情的我還以為這些花粉像在台灣一樣是養顏美容的聖品呢。
 
待續...
 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ichard72319 的頭像
    richard72319

    ★☆ ~ It's My Life ~ ☆★

    richard72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